一九九二年秋季里的某一天,我心中的大作家贾平凹突然降临到一个研究所的小小四合院里,它位于黄土高原上一个山沟沟里。那时候,我这么个小人物就在这个小小四合院里生活着。
当时,我还是一个十分喜欢读书的文学青年,虽然我也写了一些东西,但自己都觉得写的幼稚可笑,所以,总也鼓不起勇气把它们投向某某出版社,仅仅是自娱一下,过一阵子便把它们扔进垃圾篓了。
这天,邻居杨小姐串门到我家,说明天要请客,问我家冰箱是否存有鱼,巧得很,那天刚买了一条红鲤鱼,便拿给她,问她要请什么贵客?杨小姐是我们的同事加邻居,平日关系不错,就悄悄告诉我们说她要请贾平凹吃饭,我非常喜欢平凹先生的散文,也拜读过他的《浮躁》《鸡窝洼人家》等几部作品,于是就对先生心存崇敬之心,杨小姐还告诉我们,平凹先生为人低调,不喜张扬。我说我们不会去打扰,我那时性格极为内向,更羞见生人,但又不甘心,只提出一个小小的请求,请杨小姐代我让平凹先生签个名,我从书架上抽出《抱散集》交给她,她表示没问题。
第二天,平凹先生果然来了,同来的还有另外一位先生,我远远地看着他们,只觉得平凹先生,个子不高,长的挺土的,到是和他写的作品中的人物一样质朴、平凡。
晚上,杨小姐来到我家,她说她没好意思告诉平凹先生那本书是别人的,于是先生便在书的扉页上为杨小姐提了一堆小字。这样我已很知足了。
斗转星移,许多年已经过去了,每当翻看那本《抱散集》时,当年的事情又历历在目。体味一下作家笔下那些质朴的语言,不禁让人感到:文字真是奇妙的东西,它带给我们欢娱,常常能深入我们的灵魂......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