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一】
有一年夏收时节,学校组织我们去农村帮助老乡收麦子,同学们很是兴奋,背上行囊就出发了一路上,山道崎岖难行,大家累的呼哧呼哧的,却无人叫苦,欣赏着路旁不算特别美的景色,有人还组织我们唱起了激昂的歌曲。走了十几里的山路,来到一个叫树林村的地方,村上的领导安排我们住进了一所简陋的小学教室里。(农村的孩子在这个时节是要放忙假的。)
我们把课桌并成一排,这就是我们的大通铺了,十几个男生住在一个大床上,老师和女生住在另一个教室里,等我们安顿下来,已是天黑的时候了。这天晚上大家都很兴奋,一天的辛劳也没有增加我们的睡意,你一言我一语的聊天,已记不清当时都说了些什么,总之天南地北、海阔天空、国际国内、家里家外的事情都在我们的话题当中,不知不觉中已有一人扬起了鼾声,循声望去,这声音来自小亮(化名),小亮发出的声响使我们难以入眠,有人拿出彩笔在他的脸上做起画来,画眼镜,画胡须,小亮全然不知,大家笑破了肚皮,直到后来沉睡过去……
一觉醒来,天已大亮,老师和女生已先于我们起来,当小亮走出教室时引来女生大笑,却不知何故,这时有人点出,小亮很是尴尬,随即骂了几句,无奈并不知何人所为,只好到一边打来水洗了了事。
【二】
我们一行人排队去割麦子,一路上,麦田如金黄色的海洋,在微风的吹拂中仿佛大海掀起的波浪,气势磅礴,很是好看。
记得之前看过一部农村题材的电影《艳阳天》,也许是《金光大道》,有点既不清楚了,影片中有一场主人公数麦粒的戏,戏中表现的是麦子丰收时农民喜悦的心情,他将麦穗用两手掌搓成麦粒,吹去上面的皮,有数了麦粒的个数,然后放入口中,细细品味起来。于是有人学着电影中的人物搓了麦粒,嚼起来,如同现在我们嚼口香糖一样。
到了一片待割的麦田,我们每人领到一把镰刀,别看做示范的老农齐刷刷而又轻松地撂倒一片麦子,真到自己的时候,却全然不是那么回事,只是缓慢而笨拙地进行着。太阳越升越高,气温也急剧上升,灼热的太阳炙烤着我们,汗水如黄豆般跌落,不一会儿功夫,衣服已经湿透了,同学们全然不顾这些,只是努力的劳作着。这时有人送来开水让我们解渴,那水也是略带苦咸的滋味的。
通过这次学农活动,大家对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,有了切身的体会。